(闵一帆摄)
尊敬的各位嘉宾、来自各大学社团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的珞珈山佳朋满座、群英汇聚,来自世界42所知名大学的151名大学社团精英,怀着激情与梦想,共同感受武汉大学首届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武汉大学,向来自世界各大学社团的青年朋友们
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积淀了厚重的学术底蕴、深邃的人文精神,铸就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风,形成了“创造、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培养了遍布海内外的30余万名各类人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致力于推动“五学”(5S)即学者(Scholar)、学科(Subject)、学术(Scholarship)、学风(Style of learning)、学生(Student)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当今世界正值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际的交流与思维的通达,知识的广博与文化的交融,以及战略意识、全球观念、开放胸怀的具备,对人的发展尤显重要。我作为校长,一直在思考,武汉大学如何培养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校学科层面的国际合作,还有学生层面的国际交流,这是一种以学生成才为根本、为主体的学校发展战略。大学是学子成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文化熏陶和文化育人功能。为此,我们搭建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这个平台,以此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是我们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一次尝试,面对国际青年才俊砥砺交流的这一盛会,我想用“和合”、“通变”来诠释它的精神所指和价值意蕴。“和合”、“通变”是初见于中国《易经》中的古老思想,经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流传和嬗进,至今仍熠熠生辉。“和合故能谐”。“和”意在和谐、和平、谦和也;“合”意在联合、融通、协作也。“和合”联用,旨在阐发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一阂一辟为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通变”的意蕴在于“通则不乏”、“变则可久”,强调“会通”与“运变”的统一。“和合”和“通变”,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讲求的就是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汇和观念的会通,以此求得世界的和谐、和平和合度、合作。
本次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的主旨是“青年创造未来”,就是要以校园的文化映现世界的“和合”,以世界的“通变”育化青年俊杰,推动各高校社团青年英才的互助与成长,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时此刻,我同大家一样,在激动和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充满了对交流营活动的憧憬和期待。
当学校倡导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我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在联合国的高层论坛上,交流营的同学能不期而遇,代表各自的国家,共同谋求世界和平发展、和谐安宁的新观念和新蓝图;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中,交流营的同学能再度相见,共同探讨极地对世界气候、环境和生态影响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在世界文化博览会上,交流营的同学能各抒己见,共同体验异域文化交流交融的新感知和新思考;在世界高层经济和管理发展论坛上,交流营的同学能握手致意,共同阐发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产业调整和企业管理的新课题和新模式。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感受历史的新的境遇,能碰撞时代的新的钟响,能创造世间的任何奇迹!
近一个世纪前,青年毛泽东曾书赠友人两句诗文:“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说的是人首先要悦纳自我,保持身心的平和,胸中的万千风云才能常新、常美。我将这两句诗文赠送给大家,祝愿你们身心和谐、学业进步,事业有成、岁月常新!
最后,衷心祝愿武汉大学首届国际学生社团交流营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武汉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优势:自考专业课程30%的平时成绩,视频教学,通过率高。 [详情] |
(闵一帆摄)
尊敬的各位嘉宾、来自各大学社团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的珞珈山佳朋满座、群英汇聚,来自世界42所知名大学的151名大学社团精英,怀着激情与梦想,共同感受武汉大学首届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武汉大学,向来自世界各大学社团的青年朋友们
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积淀了厚重的学术底蕴、深邃的人文精神,铸就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风,形成了“创造、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培养了遍布海内外的30余万名各类人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致力于推动“五学”(5S)即学者(Scholar)、学科(Subject)、学术(Scholarship)、学风(Style of learning)、学生(Student)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当今世界正值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际的交流与思维的通达,知识的广博与文化的交融,以及战略意识、全球观念、开放胸怀的具备,对人的发展尤显重要。我作为校长,一直在思考,武汉大学如何培养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校学科层面的国际合作,还有学生层面的国际交流,这是一种以学生成才为根本、为主体的学校发展战略。大学是学子成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文化熏陶和文化育人功能。为此,我们搭建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这个平台,以此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是我们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一次尝试,面对国际青年才俊砥砺交流的这一盛会,我想用“和合”、“通变”来诠释它的精神所指和价值意蕴。“和合”、“通变”是初见于中国《易经》中的古老思想,经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流传和嬗进,至今仍熠熠生辉。“和合故能谐”。“和”意在和谐、和平、谦和也;“合”意在联合、融通、协作也。“和合”联用,旨在阐发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一阂一辟为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通变”的意蕴在于“通则不乏”、“变则可久”,强调“会通”与“运变”的统一。“和合”和“通变”,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讲求的就是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汇和观念的会通,以此求得世界的和谐、和平和合度、合作。
本次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的主旨是“青年创造未来”,就是要以校园的文化映现世界的“和合”,以世界的“通变”育化青年俊杰,推动各高校社团青年英才的互助与成长,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时此刻,我同大家一样,在激动和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充满了对交流营活动的憧憬和期待。
当学校倡导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我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在联合国的高层论坛上,交流营的同学能不期而遇,代表各自的国家,共同谋求世界和平发展、和谐安宁的新观念和新蓝图;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中,交流营的同学能再度相见,共同探讨极地对世界气候、环境和生态影响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在世界文化博览会上,交流营的同学能各抒己见,共同体验异域文化交流交融的新感知和新思考;在世界高层经济和管理发展论坛上,交流营的同学能握手致意,共同阐发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产业调整和企业管理的新课题和新模式。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感受历史的新的境遇,能碰撞时代的新的钟响,能创造世间的任何奇迹!
近一个世纪前,青年毛泽东曾书赠友人两句诗文:“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说的是人首先要悦纳自我,保持身心的平和,胸中的万千风云才能常新、常美。我将这两句诗文赠送给大家,祝愿你们身心和谐、学业进步,事业有成、岁月常新!
最后,衷心祝愿武汉大学首届国际学生社团交流营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在武汉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相关信息
Copyright 2009-2021 武汉大学自考专升本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武汉大学交流信息网站,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