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合校十年来,武汉大学通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把学科综合优势和快速提升的科研优势、国际化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校园兴起了一场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变革。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学习方法改革更具有革命性,因为它是教育对象本身从观念到方式的内在性转变”,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培养杰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与一套科学的、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主选择合适的“配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次与世界著名超导专家的邂逅,还是武汉大学物理学基地班读本科三年级的邓量子,被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的
像邓量子这样的尖子学生在武汉大学不是少数。记者从该校教务部获悉,该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平均比例达到48.5%(部分单位近70%) ,其中获国外著名大学奖学金出国深造的近10%。
“大学本科是蕴育一个人创新潜质最重要的阶段,充分利用好本科四年时间,学会自主学习,根据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学习内容十分重要。”武汉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黄本笑说。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继承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老武大“改革特区”的创新精神,以水平高、门类全的学科优势和尖、精、深的科研优势为基础,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其中学生入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跨专业选修第二学位等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
2001年,该校打破“一考定专业”的窠臼,首次在国内高校进行学生入校后自主选择专业的尝试。由于这项措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认可,从2005年开始,武汉大学将转专业的比例提高到10%。
推出选修和辅修第二学位,并与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行跨校选课制度。实施按大类招生,规定全校所有本科课程均打通专业限制,文理工医之间均可相互选课,博导、教授必须到一线给本科生开课。
教育专家认为,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机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因材施教的内涵应该包含“因才授学”,这才是培养杰出的基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有效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创新性人才培养起来才可行、可靠和可得。”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说。
与以往严格刻板的教学制度相比,自主学习成为一门艺术,在大学宽松活跃的氛围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求知欲旺盛的学子们。动力与机械学院2006级本科生徐锦飞主持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基于SHS便携式无电焊接研究”,突破无电焊接世界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回顾大学四年学习,他深有感触地说:“无电焊接研究陷入困顿时,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灵感帮助了我,而这些课程在武汉大学都能自主选择学习。”
今年3月,武汉大学还将500多门优质课程搬上网络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将从9月份开始在新生中实施按学分收费制。这些新举措,使该校学科综合优势更加彰显,武汉大学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度最大的高校之一。
本科生参与科研成普遍现象,研究中学习把学生推向科学最前沿
2008年,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大四学生何川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他撰写的论文《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期刊《应用化学》(德国),影响因子超过10。
同样是在化学学院,翁玥本科期间就热衷科研,她参与撰写的论文2009年3月26日在《Science》发表,除此之外,她还发表4篇SCI论文。她说:“学校的政策驱动,老师们的热心,加上实验室的开放,让我们本科阶段就爱上科研。”据了解,仅化学学院,近3年本科生发表S CI论文130多篇。
翁玥同学所说的政策包括:《创新学分制》、《本科生业余科研项目申报及评优办法》、《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及管理试行办法》等。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学术竞赛奖励和社会实践成果等,经专家评审认定后,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并可享受免修部分选修课程的待遇。
2003年5月起,武汉大学推出“珞珈学子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开展高水平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据该校教务部部长吴平介绍,每年校方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达 450多项,经费2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教师在科研课题中吸收本科生参与的项目。去年,该校拨专款800万元兴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心,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研究生导师们对带领本科生开展科研也乐此不疲。该校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雷爱文认为,“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从研究生开始科研,往往等不到成果出来学生就毕业了。因此,为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必须“前移”学生的科研时间,从本科生中选取‘苗子’。”
自2005年从国外到校后,雷爱文先后吸引了20余名本科生到他的实验室从事科研,当初认为科研“很神秘”的何川、陈茂、靳立群等同学,如今已成长为科研最前沿的探索者。
“团队攻关”引领校园时尚,创新在学科综合中接力
在武汉大学校园,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有自己团队归属。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自动化清污拦污系统”设计团队,3人中两人来自水利水电学院,一人来自计算机学院。像这样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在武汉大学已成常态。
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27个团队,学生来自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同一个参赛队的3名队员甚至会来自3个学院。“武汉大学的多学科环境为学生参加竞赛、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专业互补。”指导电子设计竞赛的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黄根春说。
2006年10月,该校医学院本科生吴斌所在的团队凭他们研制出的面膜状创可贴“纽绿特”获全国第五届“挑战杯”金奖。该团队10人来自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经济等10个不同的专业,而指导教师来自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们团队的项目研制需要医学、生物、材料、化学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我们的想法无法变成现实。”吴斌由衷地感慨。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吴斌公司的效益将达到数亿元。吴斌计划今年在全国十个省市建立办事处。
主动适应当今科技发展新趋势,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自1992年9月开办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以来,该校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等20多个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创立了多种学科复合、教学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班按照跨学科打通培养的原则,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
跨学科已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当今时期,大学要善于用整体思维把握世界,用综合方法分析社会,用交叉手段解决问题。谁占领了跨学科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学科发展的未来”,该校党委书记李健对记者说。
(本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18日第1版,略有删改)
优势:自考专业课程30%的平时成绩,视频教学,通过率高。 [详情] |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合校十年来,武汉大学通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把学科综合优势和快速提升的科研优势、国际化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校园兴起了一场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变革。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学习方法改革更具有革命性,因为它是教育对象本身从观念到方式的内在性转变”,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培养杰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与一套科学的、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主选择合适的“配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次与世界著名超导专家的邂逅,还是武汉大学物理学基地班读本科三年级的邓量子,被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的
像邓量子这样的尖子学生在武汉大学不是少数。记者从该校教务部获悉,该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平均比例达到48.5%(部分单位近70%) ,其中获国外著名大学奖学金出国深造的近10%。
“大学本科是蕴育一个人创新潜质最重要的阶段,充分利用好本科四年时间,学会自主学习,根据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学习内容十分重要。”武汉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黄本笑说。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继承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老武大“改革特区”的创新精神,以水平高、门类全的学科优势和尖、精、深的科研优势为基础,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其中学生入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跨专业选修第二学位等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
2001年,该校打破“一考定专业”的窠臼,首次在国内高校进行学生入校后自主选择专业的尝试。由于这项措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认可,从2005年开始,武汉大学将转专业的比例提高到10%。
推出选修和辅修第二学位,并与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行跨校选课制度。实施按大类招生,规定全校所有本科课程均打通专业限制,文理工医之间均可相互选课,博导、教授必须到一线给本科生开课。
教育专家认为,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机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因材施教的内涵应该包含“因才授学”,这才是培养杰出的基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有效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创新性人才培养起来才可行、可靠和可得。”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说。
与以往严格刻板的教学制度相比,自主学习成为一门艺术,在大学宽松活跃的氛围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求知欲旺盛的学子们。动力与机械学院2006级本科生徐锦飞主持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基于SHS便携式无电焊接研究”,突破无电焊接世界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回顾大学四年学习,他深有感触地说:“无电焊接研究陷入困顿时,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灵感帮助了我,而这些课程在武汉大学都能自主选择学习。”
今年3月,武汉大学还将500多门优质课程搬上网络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将从9月份开始在新生中实施按学分收费制。这些新举措,使该校学科综合优势更加彰显,武汉大学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度最大的高校之一。
本科生参与科研成普遍现象,研究中学习把学生推向科学最前沿
2008年,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大四学生何川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他撰写的论文《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期刊《应用化学》(德国),影响因子超过10。
同样是在化学学院,翁玥本科期间就热衷科研,她参与撰写的论文2009年3月26日在《Science》发表,除此之外,她还发表4篇SCI论文。她说:“学校的政策驱动,老师们的热心,加上实验室的开放,让我们本科阶段就爱上科研。”据了解,仅化学学院,近3年本科生发表S CI论文130多篇。
翁玥同学所说的政策包括:《创新学分制》、《本科生业余科研项目申报及评优办法》、《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及管理试行办法》等。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学术竞赛奖励和社会实践成果等,经专家评审认定后,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并可享受免修部分选修课程的待遇。
2003年5月起,武汉大学推出“珞珈学子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开展高水平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据该校教务部部长吴平介绍,每年校方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达 450多项,经费2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教师在科研课题中吸收本科生参与的项目。去年,该校拨专款800万元兴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心,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研究生导师们对带领本科生开展科研也乐此不疲。该校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雷爱文认为,“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从研究生开始科研,往往等不到成果出来学生就毕业了。因此,为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必须“前移”学生的科研时间,从本科生中选取‘苗子’。”
自2005年从国外到校后,雷爱文先后吸引了20余名本科生到他的实验室从事科研,当初认为科研“很神秘”的何川、陈茂、靳立群等同学,如今已成长为科研最前沿的探索者。
“团队攻关”引领校园时尚,创新在学科综合中接力
在武汉大学校园,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有自己团队归属。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自动化清污拦污系统”设计团队,3人中两人来自水利水电学院,一人来自计算机学院。像这样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在武汉大学已成常态。
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27个团队,学生来自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同一个参赛队的3名队员甚至会来自3个学院。“武汉大学的多学科环境为学生参加竞赛、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很好的专业互补。”指导电子设计竞赛的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黄根春说。
2006年10月,该校医学院本科生吴斌所在的团队凭他们研制出的面膜状创可贴“纽绿特”获全国第五届“挑战杯”金奖。该团队10人来自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经济等10个不同的专业,而指导教师来自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们团队的项目研制需要医学、生物、材料、化学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我们的想法无法变成现实。”吴斌由衷地感慨。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吴斌公司的效益将达到数亿元。吴斌计划今年在全国十个省市建立办事处。
主动适应当今科技发展新趋势,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自1992年9月开办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以来,该校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等20多个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创立了多种学科复合、教学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班按照跨学科打通培养的原则,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
跨学科已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当今时期,大学要善于用整体思维把握世界,用综合方法分析社会,用交叉手段解决问题。谁占领了跨学科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学科发展的未来”,该校党委书记李健对记者说。
(本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18日第1版,略有删改)
相关信息
Copyright 2009-2021 武汉大学自考专升本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武汉大学交流信息网站,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