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12 心理异常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历史上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高尔登,他认为人在特质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它所提出的用同卵双生子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决定心理特点中的相对作用的方法,知道现在仍被沿用。 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遗传因素确定有着明显的作用,基因的变异就构成了心理异常的基础。 (2)“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心理异常提供了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释,包括催眠时相 孤立病灶 以及实验性神经症的概念。 (3)生物化学因素:血液内的5-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作用,如果5-HT减少,就易出现情绪波动。 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就会出现情绪高涨(燥狂状态),反之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状态)。 (4) 素质因素: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看来与脑损伤或其他的躯体疾患无关,器质病因论者认为精神疾患与病人的素质有关。 一般认为脑损伤或其它生物躯体性损伤,可能不是所有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的直接原因;应激反应经历、个人内心矛盾冲突、适应不良习惯都可能诱发精神疾 病,但是这种情况只有易感或脆弱素质的人才会激发患病,躯体需要的剥夺,也会降低应激的抵抗力。 13 心理异常的治疗方法 (1)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并且至今仍被广泛采用,ECT就是将电流通过大脑使人产生暂时的休克,这种治疗通常能使病人的机能迅速恢复正常。 (2)从50年代起,化学药物的使用开始进入精神卫生领域,并且不断有新的药物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严重心理异常的治疗更离不开化学药物。 14 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型 追溯心理异常的心理方面原因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心理异常的过程模型特别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正常和变态人格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 (1)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要点 A 他认为人类本能有两种:一为性本能,一为攻击本能。在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力必多”,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力必多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称为性感带或敏感区,并标志着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出现危机,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处理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变态。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作用”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B 他把心理分为三部分:意识,即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 前意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 无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 C 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还有一个“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A 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是最系统的概念。 B 着眼点在于价值和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特别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引起这种中断或歪曲的因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1 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分使用使得个体逐渐脱离现实。 2 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 3 过分的紧张应激。#p#分页标题#e# C 对人性和人类潜力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他们认为在适宜的条件下,人类都倾向于友好、合作、以及建设性的行为。而自私、攻击性以及残忍则是由于对我们的本性的否认、挫折、或歪曲。 二者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儿童的早期不良经历及不良的家庭教养环境对日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治 疗手段:(主要观点)基本上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被阻断,产生了固着,并出现了相应的心理异常症 状;而治疗则是让病人在更舒适更安全的情境下重新体验过去的情感,领悟到其心理异常的症结。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方法中则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是最有效的手段,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15 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的核心就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华生的观点中极端重视社会环境对正常和异常的人格发展以及行为的作用,并对精神分析和医学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心理异常是过去不良的条件反射经验的结果,而且可以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会影响到这一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学习就称为工具性或*作条件反射。 行为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就是学习。 (1)经典条件反射与*作条件反射。 (2)强化 在*作条件反射中,如果某一行为重复伴随一种奖酬性的条件或逃避某种厌恶刺激的条件,则这一行为就会被强化。 (3)泛化与辨别 (4)榜样作用,模塑作用以及学习动机。 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把心理看做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的观点已成为心理学广泛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认知行为治疗则把关注的重点从外部行为本身转向引起这一行为的潜在认知过程,而这种观点也就着眼于改变病人的不适当的认知。 广义的讲,认知-行为治疗家关注的是病人的“自我言语”,即他们习惯的用以解释自己经验的方式。 16 心理异常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大部分行为异常都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 (2)强化与*作条件反射:代币治疗的原则也是对积极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异常行为则不予强化。 (3)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根据行为模型的观点,很多异常是由于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造成的。 (4)模仿学习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即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正常行为来消除自己的不适应行为。 (5)认知-行为矫正:内部言语的改变,这种方法是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即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内部言语或自我强化所产生的。 17 遭遇变动越大,生病的可能性就愈大,例如,一个人在一年内累计超过200分时,便有50%的机会生病,超过300分的人几乎100%要患病。 18 弗洛伊德的贡献 (1)他建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去认识我们心理生活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方面。并把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引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 (2)弗洛伊德向人们表明某些异常心理现象是人们努力去应付某种困难问题的结果,表明为各种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的夸张的表现。 受到的批评 (1) 对性驱力的过分重视。 (2)对人性的悲观态度。 (3)对无意识过程作用的夸大。 (4)没有注意到自我报告在科学研究中的局限。 (5)忽视了人类动机中朝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6)忽视了不同文化因素对塑造人类行为的影响。 (7)他的很多理论假设和心理治疗效果缺乏科学证据。 (8)花费过大。#p#分页标题#e# 19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对理解心理异常的主要贡献 (1)它强调了人类有能力去完全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观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异常增加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变态”被看做是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人的巨大潜能——是一种对个体朝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歪曲,而不是变态或偏离常规。 (2)治疗不是作为把个体从不适应转变为适应的手段,而是协助个体以一种朝向创造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一种方式。 受到的批评: (1)它的理论比较宽泛、松散。 (2)它的概念中缺乏对科学性的重视。 (3)它对心理学寄予了过多的期望。 20 行为模型 (1) 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则试图用有限的几个基本概念去解释各种行为的获得、矫正记忆消退。不适应行为从根本上被看做是由于没有学会必要的适应行为或适应能力, 或者是由于学会了一些无效的或不适应行为。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的侧重点是改变行为-消除不良的反应,并带入对适当反应的学习。 (2)行为模型已以其准确性和客观性,研究工作的丰富,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些行为的矫正效果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受到的批评: 行为模型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包括认为它只关注症状,忽视了价值观和意义问题,并且否定了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等方面的可能性,等等。 21 模型间的整合:生物-心理-社会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它主张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整合成一种综合的临床观点。 22 对目前影响最大的四种理论模型:即医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模型 行为模型和社会模型 23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是由 希波克拉底 和 盖伦 发展起来的。 希波克拉底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盖伦则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这种 把心理异常归为躯体因素的解释称为医学模型或生物学模型。 德国医生克雷佩林最早、最系统地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
优势:自考专业课程30%的平时成绩,视频教学,通过率高。 [详情] |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12 心理异常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历史上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高尔登,他认为人在特质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它所提出的用同卵双生子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决定心理特点中的相对作用的方法,知道现在仍被沿用。 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遗传因素确定有着明显的作用,基因的变异就构成了心理异常的基础。 (2)“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心理异常提供了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释,包括催眠时相 孤立病灶 以及实验性神经症的概念。 (3)生物化学因素:血液内的5-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作用,如果5-HT减少,就易出现情绪波动。 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就会出现情绪高涨(燥狂状态),反之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状态)。 (4) 素质因素: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看来与脑损伤或其他的躯体疾患无关,器质病因论者认为精神疾患与病人的素质有关。 一般认为脑损伤或其它生物躯体性损伤,可能不是所有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的直接原因;应激反应经历、个人内心矛盾冲突、适应不良习惯都可能诱发精神疾 病,但是这种情况只有易感或脆弱素质的人才会激发患病,躯体需要的剥夺,也会降低应激的抵抗力。 13 心理异常的治疗方法 (1)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并且至今仍被广泛采用,ECT就是将电流通过大脑使人产生暂时的休克,这种治疗通常能使病人的机能迅速恢复正常。 (2)从50年代起,化学药物的使用开始进入精神卫生领域,并且不断有新的药物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严重心理异常的治疗更离不开化学药物。 14 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模型 追溯心理异常的心理方面原因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心理异常的过程模型特别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正常和变态人格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 (1)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要点 A 他认为人类本能有两种:一为性本能,一为攻击本能。在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力必多”,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力必多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称为性感带或敏感区,并标志着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出现危机,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处理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变态。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作用”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B 他把心理分为三部分:意识,即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 前意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 无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 C 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还有一个“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A 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是最系统的概念。 B 着眼点在于价值和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特别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引起这种中断或歪曲的因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1 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分使用使得个体逐渐脱离现实。 2 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 3 过分的紧张应激。#p#分页标题#e# C 对人性和人类潜力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他们认为在适宜的条件下,人类都倾向于友好、合作、以及建设性的行为。而自私、攻击性以及残忍则是由于对我们的本性的否认、挫折、或歪曲。 二者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儿童的早期不良经历及不良的家庭教养环境对日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治 疗手段:(主要观点)基本上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被阻断,产生了固着,并出现了相应的心理异常症 状;而治疗则是让病人在更舒适更安全的情境下重新体验过去的情感,领悟到其心理异常的症结。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方法中则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是最有效的手段,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15 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的核心就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华生的观点中极端重视社会环境对正常和异常的人格发展以及行为的作用,并对精神分析和医学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心理异常是过去不良的条件反射经验的结果,而且可以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会影响到这一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学习就称为工具性或*作条件反射。 行为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就是学习。 (1)经典条件反射与*作条件反射。 (2)强化 在*作条件反射中,如果某一行为重复伴随一种奖酬性的条件或逃避某种厌恶刺激的条件,则这一行为就会被强化。 (3)泛化与辨别 (4)榜样作用,模塑作用以及学习动机。 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把心理看做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的观点已成为心理学广泛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认知行为治疗则把关注的重点从外部行为本身转向引起这一行为的潜在认知过程,而这种观点也就着眼于改变病人的不适当的认知。 广义的讲,认知-行为治疗家关注的是病人的“自我言语”,即他们习惯的用以解释自己经验的方式。 16 心理异常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大部分行为异常都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 (2)强化与*作条件反射:代币治疗的原则也是对积极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异常行为则不予强化。 (3)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根据行为模型的观点,很多异常是由于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造成的。 (4)模仿学习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即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正常行为来消除自己的不适应行为。 (5)认知-行为矫正:内部言语的改变,这种方法是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即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内部言语或自我强化所产生的。 17 遭遇变动越大,生病的可能性就愈大,例如,一个人在一年内累计超过200分时,便有50%的机会生病,超过300分的人几乎100%要患病。 18 弗洛伊德的贡献 (1)他建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去认识我们心理生活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方面。并把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引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 (2)弗洛伊德向人们表明某些异常心理现象是人们努力去应付某种困难问题的结果,表明为各种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的夸张的表现。 受到的批评 (1) 对性驱力的过分重视。 (2)对人性的悲观态度。 (3)对无意识过程作用的夸大。 (4)没有注意到自我报告在科学研究中的局限。 (5)忽视了人类动机中朝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6)忽视了不同文化因素对塑造人类行为的影响。 (7)他的很多理论假设和心理治疗效果缺乏科学证据。 (8)花费过大。#p#分页标题#e# 19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对理解心理异常的主要贡献 (1)它强调了人类有能力去完全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观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异常增加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变态”被看做是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人的巨大潜能——是一种对个体朝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歪曲,而不是变态或偏离常规。 (2)治疗不是作为把个体从不适应转变为适应的手段,而是协助个体以一种朝向创造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一种方式。 受到的批评: (1)它的理论比较宽泛、松散。 (2)它的概念中缺乏对科学性的重视。 (3)它对心理学寄予了过多的期望。 20 行为模型 (1) 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则试图用有限的几个基本概念去解释各种行为的获得、矫正记忆消退。不适应行为从根本上被看做是由于没有学会必要的适应行为或适应能力, 或者是由于学会了一些无效的或不适应行为。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的侧重点是改变行为-消除不良的反应,并带入对适当反应的学习。 (2)行为模型已以其准确性和客观性,研究工作的丰富,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些行为的矫正效果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受到的批评: 行为模型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包括认为它只关注症状,忽视了价值观和意义问题,并且否定了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等方面的可能性,等等。 21 模型间的整合:生物-心理-社会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它主张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整合成一种综合的临床观点。 22 对目前影响最大的四种理论模型:即医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模型 行为模型和社会模型 23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是由 希波克拉底 和 盖伦 发展起来的。 希波克拉底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盖伦则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这种 把心理异常归为躯体因素的解释称为医学模型或生物学模型。 德国医生克雷佩林最早、最系统地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
相关信息
Copyright 2009-2021 武汉大学自考专升本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武汉大学交流信息网站,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